权威报道·今日新闻全媒体矩阵

泸溪:明珠画卷·水予的诗篇

2022-06-30 15:14:49栏目:文学
TAG:

【泸溪简介】

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。总面积1565.5平方公里,共辖7个镇、4个乡。泸溪历史悠久,隋末梁鸣凤三年(公元619年)建县,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。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祥地、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流放地、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笔耕地、“东方戏曲活化石”辰河高腔的保存地,旧石器、新石器和战国时期文化遗址就有六处之多。沅水悠悠韵泸溪,古文化历史悠久的泸溪在沅水的滔滔滋养中,谱写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。

微信图片_20220630144435(1).jpg

沅水明珠·画里泸溪,源自武陵深处的沅水,在泸溪境内有七十里流程,七十里沅水两岸,彷佛是天宫画师的神仙一笔,将这里的山儿水儿偷偷的讨来了天上的许多灵气,参差排列的崖壁,崖壁上青翠的林带,河岸阡陌村舍,在古道石阶上信游漫步,在涉江楼登高一望,仿佛在岁月长河中穿行。

泸溪黄昏  荡轻舟  白沙流年醉家乡

一进入泸溪县城,美丽的辛女雕像就伫立在城头。史料记载,上古时期,高辛帝受到犬戎国举兵侵犯,高辛帝下诏征贤,许诺斩将退敌者许女儿辛女为妻,五溪部首领盘瓠应诏出战,斩敌将吴将军,高辛帝因五溪地处蛮荒,不忍女儿远嫁,辛女深明大义,力劝父皇以全诚信之名,帝最终允婚,辛女嫁与盘瓠来到泸溪,并带来中原文明,在这里繁衍生息......盘瓠和辛女的故事自远古流传至今,以勤奋诚信为内核的盘瓠文化,激励着沅水流域人们生生不息,奋斗不止。两千多年后,沅水波澜壮阔,盘瓠和辛女的后人聚集在辛女岩下,用“跳香”祭祀来庆祝国泰民安,纪念他们伟大的祖先。

漫步白沙沅水步道,观揽对岸的十里画壁,遥想当年,年轻的沈从文在沅江乘船慢行,他感叹两岸的风景:“满眼是诗,一种纯粹的诗”、“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,便成一绝好宋人画本”。沈从文在泸溪烙下了许多深深的印迹,也写下了很多动人的篇章,如《老伴》、《到泸溪》、《天明号音》等,在他的名篇《老伴》里写到:“我平日想到泸溪县时,回忆中就浸透了摇船人催橹歌声,且被印象中一点儿小雨,仿佛把心也弄湿了。这地方在我生活史中占了一个位置,提起来真使我又痛苦又快乐。”文中写到的是沅水边武溪镇老城十字街边一家绒线铺里的小女孩--翠翠,《边城》中摇渡船老人的外孙女翠翠,明慧温柔的性格,就从那绒线铺小女孩印象而来。“翠翠绒线铺”是否还存在?这些年,不断有人千里迢迢来寻觅,笔者在泸溪生活十二年,也曾追寻过沈老的足迹来到这里。十字街是一个被老城人称为王府井一样繁华的商贸中心,之所以成为商贸中心,主要是地理位置重要,清《泸溪县志》记载:邑东十字街,下有石洞,南通河,北通溪。”十字街弄往南走,下阶梯,就到了十字街码头,当时,沅水上下一带沅陵、辰溪、泸溪地段十村八寨的瓦乡人进城,全都要通过这个码头,这就是那个时候沿河上下村民地地道道的生活方式。据老人回忆,十字街最强烈的印象是形形色色的店铺门面,那些让人难忘的木板建筑,是十字街的一大靓点,街面上店铺门面,皆为杉木铺板,早上,铺板要一块块的取下来,开门;晚上,铺板要一块块的安装上去,关门。铺板正中标志着1、2、3、4或是甲、乙、丙、丁,不一而足,古朴中带点雅致。十字街正中,往东,先后开有冰棒厂、理发店、照相馆,有一家胡家,主人叫胡三儿,做着用手摇机摇面的生意,在泸溪是第一家,老城人说这家主人非常勤快,大小养着七、八口人。旁边就是一家布匹店,据说就是《老伴》中那个美丽的女子,翠翠的原型,后来,这家店面几经租赁,物是人非,一位金家人做过生意,一位向姓瓦乡人开过斋粉店,至今还能依稀辨认出斋粉店那个灶台。

画里泸溪  水流殇  浦市古街故事长

浦市古镇,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浦韵古今、市通天下,一个因水而成的明清建筑群,在水运主宰运输的年代,沅水无疑成了东连荆楚,西通巴蜀的黄金水道。那随时间所走过的人文艺术,近赏触摸,存影定格的刹那,你彷佛能穿越到曾经桅杆千帆的浦市码头,望见那船络绎不绝,人潮兴动的交通胜景,是古镇的灵气。

在万寿宫,千年戏台上,辰河高腔古调传响,观赏的人们侧耳凝听,生怕错过好戏。四十八本目连戏,唱生死情仇,演忠奸良善。辰河高腔被誉为“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”,清《湖南通志》记载:“浦市产高腔,虽三岁孩童亦知曲唱”。邓七枝,辰河高腔传承人,国家三级演员,从17岁开始便在泸溪县剧团学习,师从已故国家级传承人向荣门下,续后又得高腔著名艺人陈依白的悉心指点,累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,完整掌握了80多段唱腔。多次被邀请外地演出。由于其精湛的演技与艺术感染,邓七枝非常受观众欢迎,往往意犹未尽之时还额外点名加演。“辰河高腔是我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传承这项艺术事业就是我自己的终身职责。”邓七枝说。

沅水汤汤,见证了“日出千根桅,日落万盏灯”的繁华,见证了楚大夫屈原行吟《涉江》,留下《橘颂》。浦市古属楚地,当年,屈原被流放期间,曾溯沅水而上,乘船经过浦市,在浦市下湾发现有人居住,被此地淳朴的民风和巫傩文化吸引,屈原就在此地住下来。当屈原回到汨罗,投江自尽以后,楚国人们为了纪念他,每年的那一天就在江中划船投粽子,让鱼不吃他的身体。属楚地的浦市也流传下这样的习俗,沅水两岸的老百姓都渐渐加入了划船的队伍,后来就逐渐形成一项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——浦市龙舟赛。浦市河段独特的构造为浦市龙舟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竞技场,此处河面宽阔,水文结构复杂,河中间一段水流最急,如果不是开展竞技赛,一般不去跨越急流水域,在河两岸的平缓水域,红旗、黄旗、黑旗等龙舟都停靠在这里,是表演区域。在扒龙舟之前,还会举行祭祀仪式,旗手站上龙船,大声喊道:“一扒国泰民安,二扒风调雨顺,三扒旗开得胜,四扒家族兴旺发达!”希望通过祭祀给自己船队和村子获得一个好兆头。在浦市,龙舟赛的输赢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,一次胜利可以让全村寨的人昂首挺胸走在街道上,而败者村寨的人心中总有一丝羞愧感,龙舟赛的胜利不仅属于队员,更属于整个村寨,这也反应着浦市人的集体精神。

夕阳斜挂,照着古老的城楼,照着船夫黝黑厚实的背,城楼的影,船夫的影,斜影参差交错,碧绿江水留声。

梦追沅水 灵韵养 生活如诗梦远方

沅水的流长,让泸溪这片明珠孕育着文化与发展的力量。我们所见的是一片灯光胜景的水文化经济发展画卷:涉江楼、铁山古渡、辛女绝壁、箱子岩、辛女祠、盘瓠洞、等三十余处胜景。还有那些运水而兴的沅江灯光秀、水幕投影、天然浴场、水上娱乐世界等水旅融合项目,不断丰富着人民的内心世界和业余生活。因水流源,因人而聚,因文而生,有诗歌水乡的久久传颂,有百业商贾,屋瓦深巷趣闻奇谈,也有名人谪居,行旅奇探的传闻轶事,都让这沅江的水带向了四面八方。

李铁骑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项目传承人,专门从事踏虎凿花的艺术传承工作,带领创作团队经过20年的学习探索,把传统的踏虎凿花从单色变成多色,这种用刻刀凿制的剪纸艺术,曾在民间广为流传,传统的凿花题材多为花鸟鱼兽,李铁骑将创作的目光瞄向时代发展孕育出的新事物,用凿刀记录时代变迁。先后主创了《画里泸溪》、《茶园姐妹》、《泸溪鼓舞》等100多幅反映乡村振兴、人民安居乐业的作品,其中长8米、高1.26米的踏虎凿花长卷《画里泸溪》通过世界记录协会认证,成功申报为世界最长的手工雕凿踏虎凿花作品。他还注册网店展示和销售作品,把养在深闺中的古老艺术推向市场,产品远销泰国、韩国、日本等。“现在,知道踏虎凿花这门古老艺术的人越来越多,我们在学校还专门开办踏虎凿花学习班,我一定会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”面对未来,李铁骑信心满怀。

沅水画壁,是伊人,是诗和远方,是人间烟火的恬淡。1955年出生的石长生,从事斋粉制作40余载,所谓斋粉,顾名思义,全不沾荤,纯属素食。斋粉的佐料特殊,叫做“六味胡椒汤”。先将开水煮沸,放入盐巴,胡椒粉。将细米粉用蔑织的粉勺浸入汤内烫热,带汤水盛在碗内,再拌上葱姜、油炸辣椒、黑豆鼓浆、酱油麻油等六味香料。食之,别有一番滋味,有去寒发热之感。可以疏通经络,驱除伤寒感冒,滋肠通便,滋补肝肾、乌须黑发,延年益寿,对开胃、醒酒、减肥更有特殊功效。石长生年少时跟从粉厂的康龙师傅学习制作斋粉技术,学艺的过程是艰辛的,学徒期间石长生严格按照师傅的要求,每天早晨三点起床、生火烧水、淘米、磨浆、榨粉,然后烧汤、擂辣椒,最后制汤,烫粉出售,一个步骤都不能少,否则就制作不出可口香溢的斋粉。如今的泸溪斋粉早已成为泸溪的一张特色名片,周边的食客纷纷慕名驾车而来,节假日及外出工作的人们回来探亲访友、家人团聚,首先都要吃上一碗本县特产“斋粉”。展望未来,石长生说道,随着泸溪旅游业的不断发展,将会有更多的人来泸溪游玩,将会有更多的人品尝到泸溪这独有的味道,相信不远的将来,泸溪斋粉的品牌会在全国唱响......

沅江带来了远方的馈赠,带来了喜欢定居的人,带来了喜欢旅游的人,带来了想做番事业的商贾俊杰,带来了国家惠予的党政春风。各种随着时代发展的水文化正在以创新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着,便与之协奏成往事的古老舞台乐章。

浅浅沙洲畔,泸溪之所以是泸溪,在于泸溪的米,沅江的水,添柴火而旺,当那火候一到,一展锅盖,腾腾的饭儿香,彷佛就是这明珠之地的精气神,饱暖了泸溪人的暖家香,生活如诗梦远方。

(作者:泸溪县文旅广电局  谭瑶)